毛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家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发布时间:2021-03-23        文章来源:        浏览:1362
  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又名文其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现名棠佳阁)人,1867年2月12日生于一个富裕农家。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

  据文氏族谱记载,毛泽东的外祖父文家是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后人,家庭景况殷实,生有三男三女,长子文正兴,次子文正莹(1859-1929),按家族排行,毛泽东分别称为七舅、八舅。八舅文正莹是一位乡间儒者,在家开馆授徒,教授本族子弟读书识字。

    文家的祖坟山在韶山冲上屋场西北面不足一公里的龙眼塘。为了每年春节、清明上坟有个歇脚处,文家把只有13岁的小女儿文七妹与10岁的毛顺生订了婚。


文七妹.jpg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18岁时,文七妹与毛顺生完婚,嫁到韶山冲毛。由于头两个儿子都夭亡于襁褓,唯恐老三毛泽东再遭不测,于是刻意改变他的生活环境,将他送到外家去带,并按当地的作法,到龙潭圫将一块巨石为毛泽东的“干娘”,又因毛泽东排行老三,由此取小名“石三”,希望它能保佑毛泽东一生平安

  文七妹没念过书,但笃信佛教,一生吃“观音斋”。她心地善良,对贫苦人富有同情心,经常接济贫苦乡亲。饥荒年,穷人乞讨,她更是多加布施,深得乡亲们的赞誉。母亲的美德,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渗入毛泽东幼小的心灵,使他从小就对弱者极具同情心,并与母亲一样经常帮助别人。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到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是为了利用往返时间多读点书,于是便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却依旧显得很饥饿。她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当她得知儿子带饭是为了和穷苦的同学黑皮伢子一起吃的时候,文七妹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感到非常欣慰。

     毛泽东曾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毛泽东和母亲在一起.jpg

1919年毛泽东三兄弟与母亲合影


  1919年,文七妹患淋巴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得知消息,急忙赶回家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住在长沙河西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期间,毛泽东和毛泽民、毛泽覃搀扶着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次到长沙治病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团聚,这次合影也为为世上仅有的一张毛泽东兄弟与母亲的合影。

  从长沙治病返回到老家的文氏,由于其他病症并发,病情一天重似一天。1919年10月5日,这位操劳一生、勤俭一世的贤良女人,躺在病榻上,眼中充满了思儿的泪水,在一声声“石三伢子”的呼唤声中告别了人世。终年53岁。葬韶山南岸。

  毛泽东接到二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后,便带着在长沙读书的小弟弟毛泽覃,连夜赶路,直奔韶山。然而,天不遂人愿,当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却已经入棺两天了。母亲才52岁,不想一场小病竟夺走了她的生命。守在母亲的灵前,对母亲的思念最终化为一篇摧人泪下的《祭母文》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毛泽东父母坟前鞠躬.jpg

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父母坟前鞠躬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土。第二天一早,他来到父母墓前,神情肃穆,深鞠三躬,充满深情地轻声说: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山后,在参观父母生前住过的卧室时,他又对身边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毛泽东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由此可见一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2号南郊宾馆(山东大厦)

联系电话:张先生18505410955 马先生13305317362

技术支持:山东省人才在线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2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