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吴大澂藏古器物拓片
∆清 黄士陵 题绘商辛鼎博古图
金石之说,古已有之,唯时期不同含义有所别,古代以四部之学为框架分类中,已有金石门类出现。《隋志》中被列入经部小学类;《宋志》中被列入目录类;郑樵《通志》将金石列于二十略之中;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纲要》分类中,金石列于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兴,始于东周,两宋时期出现第一鼎盛高峰,其代表有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等。至清代乾嘉时期为金石鼎盛又一高峰,其代表有顾炎武《金石文字考》、冯云鹏《金石索》、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录》《金石学录补》《吴兴金石学》等。清末民国时期金石风气渐微,而今盛世,金石之风日渐旺盛,北京路东之成立古陶文明博物馆,陕西成立秦砖汉瓦博物馆,河北成立河北省金石学会,河南成立中原金石文化研究会,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各地皆有金石团体、博物馆成立和金石类展览活动。
∆吴大澂题、王同愈跋、潘祖荫钤印大盂鼎全形拓片
金石之属,凡甲骨、鼎彝、铜镜、石刻、造像、摩崖、碑碣、经幢、墓志、画像砖、画像石、陶文、玺印、封泥、泉布、玉器、兵符明器等吉金文字图形皆为其属。传拓起源何时,尚无定论,南北朝时期已有相关拓片的文字记录,《隋书.经籍志》:“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记有“传拓”一词。拓片实物最早见于唐代,至两宋拓片盛行,清代金石学勃兴,金石拓片收藏蔚然成风。传拓乃将纸紧密覆盖于器物的文字图形之上,以墨或朱砂将其文字图形拓制出来,以作临摹、题识赏玩、收藏研究之用。
∆清 陈介祺藏三代古金拓片册
∆清 吴大澂题古玉玺印存
∆清 王锡棨、王绪祖藏三代古器拓片册
∆清 陈曼生、阮元等题虢叔大林钟全形拓
∆清 郑文焯题西魏涂金造像
∆民国 西泠印社藏汉三老碑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