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党史
兵民是胜利之本
发布时间:2021-03-22        文章来源:        浏览:490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演讲。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并作为根据其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的《论持久战》一书核心思想之一。

中国的传统军事思想,历来反对单纯军事的观点。《孙子兵法》把战争的制胜因素概括为“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把得到民众支持的“道”放在第一位。但在历代统治阶级心中,民众对战争的贡献只在“民心拥护”和“创造国家财富”“贡献兵力”这些层面,是支持和从属力量,真正左右战场主力还是军队。只有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只有兵、民一体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指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这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但中国必须、也能够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同时,他强调持久战的基础是广大民众。“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兵民是胜利之本思想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依靠人民、动员人民,我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抗日武装及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仅在三大战役中,动员支前民工累计达880余万人次,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仅淮海战役就动员民工200余万支援前线,使我军与民工的比例达到了一兵一民、一兵二民、甚至一兵三民。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和热情鼓舞下,人民解放军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60万打败80万的“以少胜多”战争奇迹。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兵民是胜利之本是人民战争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对于当前开展军事斗争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面对复杂的安全环境,特别是强权遏制打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打造一支战无不用的现代化军队,更要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方位投入到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全过程,只有军民同心、军民一体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2号南郊宾馆(山东大厦)

联系电话:张先生18505410955 马先生13305317362

技术支持:山东省人才在线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2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