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党史
沂蒙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22        文章来源:        浏览:23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精神”最早见诸报道是在1989年末,首次被概括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1990年9月,中办调研室赴临沂对此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写成了调查文章并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沂蒙精神为全国人民熟知。1997年,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广泛吸纳各界的研究成果,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此后不断加入新的内容,较新的表述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将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无论从那个角度概括和表达,沂蒙精神都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

红嫂精神”。1941年冬,沂南县贫苦农民明德英,在成功掩护一名负伤八路军小战士躲开日军搜捕后,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这样的红嫂事迹很多,比如抚养50多个将帅子女和烈士遗孤、自己孙子却饿死4个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组织乡亲们烙煎饼、送弹药、救伤员的“沂蒙六姐妹”,带领姐妹跳进冰凉的河水中扛门板架“人桥”的妇救会会长李桂芳……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她们用柔弱的肩膀与沂蒙的汉子们成为革命时代最可靠的后援力量。

支前精神”。革命战争时期临沂人民积极参军支前,以实际行动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1938年山东省委领导抗日武装起义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在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血染疆场。粟裕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描述沂蒙群众,“他们是那样地坚定勇敢,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支援子弟兵”。陈毅元帅曾深情地回忆这片故土:“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厉家寨精神”。厉家寨位于临沂市莒南县境内,处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上世纪50年代初,全村6000多亩可耕地被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有的十几块地才能凑成一亩。加上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土地既不抗旱又不耐涝,粮食产量很低。当年,厉家寨是全区72个村中最落后的。1951年12月,厉家寨党总支书记厉月坤,开始带领大家改造家园经过几年奋力拼搏,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水塘、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58年、1965年山西大寨人前后两次前来厉家寨参观学习。1964年陈永贵在山东济宁作报告时称“有了厉家寨以后才有大寨,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厉家寨的典型,鼓舞了当时全国人民改造自然的士气。

九间棚精神”。九间棚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位于640多米高的龙顶山上,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荒山秃岭、缺水没电,村民们一直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1985年,青年党员刘嘉坤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们全面实施架电、筑路、整山、治水工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拼命地干,靠着这种干劲,九间棚人用5年的时间,投入义务工10万多个,平均每个劳力每年出义务工达310个,动用土石方25000多立方,修建三级扬程269米高的扬水站一座,砌石渠4000多米,连接38个蓄水渠,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田水池满天布,灌溉田园绕果树,自来水送到户”的高山水利化,2000多亩荒山得到了治理,初步改变了九间棚村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宋平同志听取刘嘉坤关于九间棚人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汇报后称赞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2016年底,已经百岁高龄的宋平老人,对前来看望他的九间棚村书记刘嘉坤说:“要把农村发展好,非常不容易。九间棚村现在发展好了,很难得,要继续保持九间棚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总结提高。”

沂蒙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近年来,沂蒙人民奋勇争先、艰苦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革命老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临沂市先后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竞争排行榜中,临沂市荣获政府效率第一名;2006年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名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2号南郊宾馆(山东大厦)

联系电话:张先生18505410955 马先生13305317362

技术支持:山东省人才在线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2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