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杂谈
向伟人学读经典
发布时间:2021-04-16        文章来源:        浏览:135
 日前读了一篇文章《把握研读经典的基本要领》,文中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来强调经典的工具属性和联系实际学的重要性:“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工具是用来帮助解决现实问题的。强调工具属性也就是强调学经典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但同时也将“用以促学”作为一种根本的学习方法突出出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绝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坐而论道”,它们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而产生的,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离开了实际学经典,哪怕能把经典倒背如流,也只能说学到一点皮毛而已。土地革命时期,一批从苏联留学镀金回来的洋学生自认为马列经典学得好,罔顾中国实际,生搬硬套一些经典词句指挥中国革命斗争,结果根据地丢了,红军损失大半。反倒是毛泽东“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再次力挽狂澜,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学习经典的“尖子生”?大革命时期,他筹资帮助多同学出国,自己却留在国内深入调查研究。他虽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听李大钊谈论过马列经典理论,但没有把自己关在象牙塔内做理论研究,而是积极参与斗争实践。之所以学得好,原因应该有很多,但以下几条必然在内:一是为了寻求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问题的答案,他苦苦思索,遍试当时各种时髦理论而难达目标,因而萌生了学经典的强烈渴望与巨大动力;二是在用经典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看到经典确定的方向无比正确、道路非常清晰,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提升了信心,而且更加相信经典、依靠经典;三是通过实践发现,只有将经典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顺利前行,从而找到了学经典的准确方向和道路捷径。总之,毛泽东不仅能联系中国的历史文化学、联系中国的经济社会现状学,而且能够很好地在创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学,学经典思想精髓而不拘泥于经典词句,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指挥枪”等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基于经典又发展了经典,既有经典的光辉照耀,又有实践的深厚基础,真正达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至高境界。


普通人学经典应当借鉴伟人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结合当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来学,而且要以唯物史观,紧密结合工作、生活、思想实践来学,在实践中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在学用融合过程中逐渐把经典学深悟透。


一是学用融合强动力。经典不是用来束之高阁、摆着好看的。我们读经典就应该把经典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自觉与当下的现实紧密解合起来,在开阔视野、提升思维的过程中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现实问题解决了,学经典的动力就会增加,从面让“被动学”变成“主动学”。


二是学用融合强自信。经典都是在解决当时难题中形成的。经典不会绕过问题,躲着问题,无论是经典的理论还是经典引用的事例都是围绕解决当时的难题展开。因此,我们通过读经典一定能感受到其知难而上的精神,使自己更加相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树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英雄豪气,从而在“难啃”的经典面前不退缩、勇向前,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把“浅尝辄止变成“水滴石穿”。


三是学用融合强方法。我们用经典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学习经典的最好方法。只要我们在读经典时,转化一下时空背景,就一定会有所启发,最大程度开动创造力,不难找到最佳方法比如“钉钉子”“补短板”“积小胜为大胜”等。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读经典的方法是相通的。解决问题多了,方法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适合,学经典的效率也就提高了,“苦差事”变成“好差事”。


四是学用融合强修养。“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是学习提高的一般规律。当我们依靠经典解决了一个难题后,对于经典的理解自然会有所加深,此时我们如果再去读经典一定会比之前有更深的感悟。这就是《把握研读经典的基本要领》中所说的“深读”和“精思”。通过精读和深思,我们的眼界、思维、方法都会逐渐得到提升。只要坚持,就一定会久久为功,经典就会真正入脑入心,自觉在行动上展现出来,甚至成为生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两张皮”变成“一回事儿”。


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想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读原著、学原文基础上,与自己的所见、所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深入地“悟原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经典中蕴藏思想精转化为奋目标、进动力、工作方法和修养路径,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2号南郊宾馆(山东大厦)

联系电话:张先生18505410955 马先生13305317362

技术支持:山东省人才在线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27095号-1